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浅析我国生态补偿的法律原则与制度思考/刘成江

时间:2024-05-20 00:37:15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192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浅析我国生态补偿的法律原则与制度思考

刘成江


  1997年黄河出现200多天断流和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水灾,给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经济和生态造成重大影响,究其根源主要是上游生态环境的恶化; 2000年以来北方地区遭受沙尘暴的严重袭击,也说明生态恶化对环境的破坏力之强;另外,植被退化、土地沙化和过度砍伐,使得水土流失加剧等状况,将生态问题推倒了全国关注的前沿。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加大了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如2000年国务院颁布的《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2003年颁布的促进西部开发建设的重要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建立我国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江河源区保护、生态移民等国家级生态工程的实施,使得我国形成了一些有效的生态管理方式。但在实践过程中,我国在生态保护方面还存在着结构性的政策缺位,如环境资源开发者无偿占有生态资源,对破坏生态的行为也未承担相应责任;环境资源保护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奖励,受害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赔偿。要解决好这类问题,必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这是一项十分艰巨和宏大的任务,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各地方和区域间协调合作,还需要长效的法律制度作为保障,这样才能更好地调整相关利益各方生态及其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以长期,稳定实施提供政策支持,是十分关键的一步。
  一、生态补偿的内涵
  尽管生态补偿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但学术界就其内涵仍未达成共识。最一般地,则将生态补偿理解为一种资源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将生态补偿机制看成调动生态建设积极性,促进环境保护的利益驱动机制、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有学者认为,狭义的生态补偿是指:对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给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造成的破坏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的补偿、恢复、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广义的生态补偿则还应包括因环境保护而丧失发展机会的区域内的居民进行资金、技术、实物上的补偿政策的优惠,以及为增进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环境水平而进行的科研,教育费用的支出。
  在综合已有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生态补偿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成本进行补偿;二是通过经济手段将经济效益的外部性内部化;三是对为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的投入或放弃发展机会的损失的经济补偿。所以可以对生态补偿做这样一个定义,即指国家或社会主体之间约定对损害资源环境的行为向资源环境开发利用主体进行收费或向保护资源环境的主体提供利益补偿性措施 ,并将所征收的费用或补偿性措施的惠益通过约定的某种形式转达到因资源环境开发利用或保护资源环境而 自身利益受到损害的主体以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的过程。
  二、生态补偿理论基础
  (一)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根据环境经济学理论,环境资源是有价值的。它包含三个方面的价值:一是固有的自然资源价值,即未经过人类劳动参与的天然产生的那部分价值,它取决于个自然要素的有用性和稀缺性。二是固有的生态环境价值,即自然要素对生态系统的功能性价值,包括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等。三是基于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人类劳动投入所产生的价值,其中也包括为了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所需要的人类劳动投入。因此,对于生态环境资源应该有偿使用,即利用生态环境资源应支付相应的补偿。
  (二)经济外部性理论
  经济外部性理论是生态环境经济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经济外部性指某项经济活动给予这项经济活动无关的第三方带来的影响。经济外部性包括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两种。根据环境经济学理论,经济外部性应该内部化。具体来说,产生外部不经济性的行为人应该向受害者支付相应的补偿;产生外部经济性的行为人,应该从受益人那里获得相应的补偿。
  在环境资源的生产(资源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所形成的外部成本)和消费(生态环境保护所产生的外部效益)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性在生产或经营活动中未能得到很好的体现,从而导致了破坏生态环境没有得到相应的处罚,保护生态环境产生的生态效益被他人无偿享用,使得生态环境保护陷入尴尬局面。根据经济外部性理论,这两类经济外部性都应该内部化,实行生态补偿制度就是将经济外部性内部化的有效措施。经济外部性内部化后,就可以纠正生态保护领域中因为经济外部性造成的市场失灵。构建这种外部性内部化的制度,就是生态补偿政策制定的核心目标。
  笔者认为,环境资源价值理论和经济外部性理论作为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提高了环境资源的法律地位,不再把环境资源视为无价值的物,这样能促使企业在进行商品生产时将全面考虑环境资本的消耗。为了降低生态成本,企业必须减少对环境资源的破坏、污染和占有。另外经济外部性理论体现了政府进行环境保护的责任,为国家向环境资源使用者征收一定税费,用于生态补偿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市场失灵。


北安市人民法院 刘成江

劳动人事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党政机关办劳动服务公司几个问题的规定

劳动人事部 国家工商局 等


劳动人事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党政机关办劳动服务公司几个问题的规定

1986年4月14日,劳动人事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制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规定》的精神,现就党政机关办劳动服务公司的几个问题,作如下规定:
一、党政机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为安置职工的待业子女就业,举办劳动服务公司,在发展生产,活跃经济,方便人民生活,促进安定团结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这项事业不属于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范围,必须继续办好。
二、几年来,很多党政机关对劳动服务公司给了人力和物力扶持。今后,仍应坚持“扶而不包”的原则,继续积极给予扶持,并切实加强对他们的领导。同时严格划清同劳动服务公司的经济关系。劳动服务公司应与主办机关签定合同,对扶持的资金要按期归还;对扶持的固定资产要有偿使用或逐步偿还。
三、党政机关举办的劳动服务公司,应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依法承担经济责任的经济实体。劳动服务公司要以发展服务业和加工业为主积极开辟新的生产和服务的门路。严禁违反规定经营重要生产资料的供应业务和紧俏耐用消费品批发业务。严禁出卖、转让帐户和公章,严禁骗买骗卖、投机倒把、走私贩私、偷税漏税。违者必须依法查处。
四、党政机关委派到劳动服务公司及其所属企业工作的职工,带领青年开辟就业门路,作出了贡献。今后要发扬成绩,以身作则,严守法纪,继续带好青年。这些同志是主办机关的派出人员,可享受主办机关的工资、福利待遇,而不享受劳动服务公司的工资、福利待遇。在他们达到离休、退休年龄时,由主办机关办理手续。要努力培养劳动服务公司自己的经营管理人员,使他们尽快地做到自己管理自己。
五、党政机关办的公司或企业,凡不以组织、管理和安置青年就业为任务的,一律不准挂劳动服务公司的牌子。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1986〕6号文件的规定,由当地劳动人事部门协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严格清理。
六、党政机关办的劳动服务公司,由当地劳动人事部门管理。对已经举办的劳动服务公司,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按照上述有关规定,进行认真整顿,健全规章制度,端正经营作风,使之不断巩固、提高和发展。
七、党政机关因安置青年就业需要新办劳动服务公司时,要经当地劳动人事部门审核同意,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准开业。
八、其他单位举办劳动服务公司,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完善《江西省山林权属调解处理办法》之我见

董志坚


  我省在市场经济发展到现阶段,实行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具有特殊的意义。林改的首要任务是明晰产权,在这一点上,这次林改结合运用地形图,彻底解决了以往“四次林业改革”中,四至界址模糊,难以确权问题,真正做到了林权证的“唯一性”、“排他性”。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次林改需经拼图,可以避免宗地重复现象,地形图标明的宗地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以往的土地证、“三定”时的林权证,只标四至界址如:“东:山脊、南:农田、西:山槽、北:齐龙分水”像这样四至界址,在山里可以找到无数符合四至的地形,且当时没有经过接界和拼图这样的程序,造成重登现象严重。
  这次林改是各种林权争议集中暴发的时点,也是引发各类争议的导火索。据统计我县林权争议信访案,占信访案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有的甚至上省、上京上访。因此有些人认为这次林改是失败的。其实不然,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三年的林业三定,是以政府为主,自留山、责任山划分方案由大队、生产队制定。对于打上了二十多年大锅饭思想烙印的农民来说,一下子难以转过弯来,认为现在分了,可能过几年又要统起来,加上当时计划经济林木不很值钱和林业生产周期长,担心政策有变化等因素影响,农民利用自留山、责任山造林的积极性不高。这次为什么会因林改而引发这么多的林权争议,恰恰说明农民对这次林改有新的认识,把林地和农田摆在平等的位置看待,成为他们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这就是这次林改的精髓。                                                            

  面对着各种各样林权争议,面对着农民为了解决争议耗尽了人力、物力、财力的那种无奈、无助和马拉松式的解决争议过程这种无望的目光。我们政府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目前调解处理林权争议的唯一依据是1990年12月28日江西省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江西省山林权属争议调解处理办法》。这法规性文件在以往的调解处理山林权属问题上,起到过很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经历过整整十八年的此项法规或多获或少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这样就能更好地保护弱势群体,维护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对那些仗势欺人,借山林权属争议聚众闹事、行凶、械斗、哄抢等不法行为有力打击,确保林区安定团结。                                        

  据我对《江西省山林权属调解处理办法》的理解,提出以下十一点完善意见,仅供参考。建议尽快派专家、学者组成调研组,深入基层、农村开展调查研究,全面完善该办法,为解决山林权属争议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法规依据: 

  第一、首先:公民不可能与全民所有制单位之间发生山林权属争议,因为他们所有制性质不同,如果产生争议也是所有权之间的争议。其次:目前有些林农缺乏法律法规知识,发生山林权属争议后,首先想到寻求司法途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争议。法院或律师为了自身利益,不告知当事人山林权属争议首先应由林权办解决,而受理山林权争议案。审来审去不了了之,就要求原告撤诉,推到林权办。当事人花了起诉费和律师费劳命伤财而没办成事。根据《江西省调处土地权属争议暂行规定》(1991年11月14日省政府令第6号发布)第十一条:“……未经人民政府调处的土地权属争议,当事人不得先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建议将《办法》第二章,第十条修改为:                                   

  公民之间、公民与全民所有制单位或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发生的山林权属争议,应该由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可向山林座落地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提出调处申请;跨乡(镇)的,可向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调处申请。未经人民政府调处的山林权属争议,当事人不得先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建议将《办法》第十一条修改为:

(三)请求调处事项,并附地形意识图。

(四)请求调处的事实和理由。

(五)有关证据材料及来源,证人的姓名、工作单位或地址。

第三、建议《办法》在第二章增加一条规定“调处的程序”:

第?条 山林权属调解处理程序:

(一)申请人提出调处申请;

(二)人民政府或林业主管部门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15日决定是否受理。决定不受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三)决定受理的应当在决定受理之日起5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四)被申请人在收到申请书副本之日起1个月内提交答辩书和证据材料,逾期不提交答辩书又不说明理由的,不影响作出处理决定;

(五)人民政府或林业主管部门向争议的双方下达“争议山场封山通知书”;

(六)人民政府或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争议双方乡镇干部、林业工作站、村组干部、双方当事人参加的现场勘界,并做好现场勘界笔录;

(七)人民政府或林业主管部门对争议双方提供的各种证据材料进行审?耍?哉障殖】苯缜榭鼋?凶酆戏治觯?匾?倍运?降笔氯艘酝獾钠渌?喙厝嗽苯?械?巳≈ぃ?龊醚?时事迹?br>
(八)人民政府或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争议双方的当事人、双方所在的人民政府的干部、林业工作站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的村组干部参加协商调解会,协商情况记录在案,协商调解达成一致意见的,制作书面调解书;

(九)经过多次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没有必要继续调解的,人民政府应根据相关的证据材料进行裁决。

第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四项规定: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源、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第三十条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建议将《办法》第十七条修改为:

  山林权属争议的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当事人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60天内向复议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决定不受理或受理后超过行政复议期限不作答复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不受理决定或行政复议期满15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未复议也未起诉的,处理决定生效,拒不执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作出处理决定的人民政府或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